更新時間:2019-11-09 點擊次數:2064次
不了解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前世”,你就不是合格的用戶
1852年,比爾(Beer)參考了布給爾(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發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層厚度相等時,顏色的強度與呈色溶液的濃度成比例,從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這就是的比爾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將此理論應用于定量分析化學領域,并且設計了*臺比色計。到1918年,美國國家標準局制成了早的一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此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經不斷改進,又出現自動記錄、自動打印、數字顯示、微機控制等各種類型的儀器,使光度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也不斷提高,其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
從儀器理論上講,各種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都是根據比耳定律設計的;而比耳定律研究的是在平行光、單色光的條件下,物質對光的吸收。但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單色器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單色光。并且,單色器系統不同,它產生的單色光的純度(光譜帶寬)也不同,并且光通過物質時,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平行光。
因此,嚴格地說,實際工作中,任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都不可能真正滿足比耳定律。所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都是針對近似平行光、近似單色光的條件設計的。所以,就看誰設計、制造儀器zui能滿足或接近比耳定律(或產生的比耳定律的偏離zui小),誰的儀器到了使用者手里,由于非平行光或非單色光產生的分析誤差較小,誰的儀器就較好(當然還有雜散光、噪聲、穩定性等要求)。這就是從儀器學理論,去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設計、制造誤差的根本、本質的問題;也是使用者從儀器學理論去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分析誤差的較為根本、本質的問題。